查看原文
其他

新教育部长向职称制度开刀?真相在这里!

2016-08-28 明珠絮语 明珠絮语

教育·美文·感悟

写打动人心的文章,做百分之百的原创。

交流/合作-微信:hbliuchanghai QQ:466015734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明珠絮语



1

昨天,看到一则微信热文《喜大普奔!新任教育部长陈宝生向现行教师职称制度开刀》,里面提到,陈部长新官上任,对教师职业 4大方向提出13条建议,其中对教师职称是这样说的:

现行职称评审制度已成为权利垄断的市场、腐败产生的根源,教师们为晋级送钱、送礼、倾轧同事、弄虚作假、甚至不惜做情人,以换取专业尊严,严重地影响了教育价值的公平性,打击教师工作积极性,形成了极坏的价值导向作用。甚至还有不少省、市和地区制定了荒诞的职数指标限制规定,高一级职称的教师不退休、不死亡,低一级职称的教师就无法晋级,扼杀了教师成长欲望。要学习、借鉴台湾等地区教师在规定的职级任期内称职即无条件晋升的自然晋级机制,取消评优、外语考试等非专业限制,从制度上铲掉腐败的根源。

2

部长要学习、借鉴的台湾地区的自然晋级机制是咋回事?小编马上去网上搜索,查到了一篇何凤珠发表在2013年第11期上的名为《从不评职称的台湾教师》的文章。

文章中介绍,台湾从来没有评职称这回事。只要没犯什么大错,教师每年薪资都会升一级,也就是教的愈久,薪资愈高,这个与你有没有发表论文,有没有上公开课都无关。

除了教龄,台湾教师的薪金水平还和学历有关,比如取得硕士学位,就会一次跳34级,若取得博士学位,又会再跳几级。但是,跳到一定水平就不再跳了。

每学年的考核,则和年终奖有关,只要不出乱子,基本上就是每人奖励一个月的工资。

说白了,台湾的教师工资只与工龄、学历有关,简简单单,清清爽爽。重要的是,这些条件对任何人是公平的,不需要搞歪门邪道就能得来,确实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3

如果咱们真的也这么做,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讲,真的算是喜大普奔。大家只需要一心教好书就行,没有那么多幺蛾子,不用天天勾心斗角,当为教育之幸。

但小编向来谨慎,仅凭一篇网文,还不能相信那话真的是教育部长说的。幸好有百度,上网一搜,果然找不到部长讲过这样的话。有意思的是,却找到了那些“讲话”的出处。

在网上,有一篇叫做《一线教师郑学志给新任教育部长陈宝生的13条建议》的帖子,陈部长的“讲话”和其中的第二条一字不差。

再按时间搜索,至少早在20163月底,今年的两会期间,郑学志就曾向全国人大代表刘国忠发出邀请,希望将自己的建议(当时是11条)向全国人大和教育部提交。而当时,陈宝生还没有履新教育部。

至此,相信我们每个人也就明白了,那则振奋人心的所谓新教育部长讲话,其实是一则假消息,只不过是一位一线教师的建议而已。

4

说实话,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谎称新教育部长的讲话混淆人们的视听,这样的作法都不能让人赞同。

不过,我们同时却又不得不承认,那个假讲话里未尝没有合理的成分,甚至可以说,也确实切中了现行教师职称制度的弊端。

不实的传言我们当然应该抵制,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令人诟病的职称改革脚步过于缓慢,才使得谣言有了流传的空间和土壤。

“新教育部长向职称制度开刀”在教师圈里火爆转载,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两点,一是普通教师的诉求没有合适的表达渠道,二是他们对现行的职称制度不满意。

面对不实的传言,有关部门当然要及时辟谣,同时,也要想办法畅通教师意见的表达渠道,了解教师的诉求,早一点拿出让基层教师满意的职称改革方案。

只有这样,形形色色、真真假假的职称改革方案才不会天天在网上肆意传播。

相关文章

暑假过完了,寒假还会远吗?

综合素质评价别变成“拼出身”

保护孩子的“隐私权”不能忽视家长的“知情权”

致即将进入大学校园的儿子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共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商业网站、传统媒体等)转载需联系作者授权并支付报酬。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